這兩天, 上完陳香雲老師的課後
對身體結構有進了一步的認識
以女性的身體, 同樣的M號的女性
會隨著每個人的生活習性, 工作領域, 運動狀態 而漸漸改變
但往往, 我們一直是用, 日本文化原型的平面概念去完成, 完全一樣的打版動作
殊不知, 犯了此誤解後, 打出來的版型, 穿在每個人的身上
東倒西歪, 往前往後跑, 一推的拉扯紋路和垂墜的紋路, 穿在我們的身上
為了掩飾, 就往縫分邊的完成線(縫合線)去增減......................
我想這個問題, 真的跟著自己多年了...............
陳香雲老師老師老師
能被稱得上老師的, 真的是要打從心裡的無上致意. 我雖有取得乙級
但是跌跌撞撞, 拼拼湊湊的. 真的像極了以前
在壽險公司時, 一下上土地稅代書的節稅課, 一下是會計師的高端客戶節稅課
一下又是投資理財的: 專業知識課程......................
上下來, 真能說, 教材買了一本又一本, 課程是上了又漸漸忘掉
能整合的人, 可以是1%都不到. 畢竟人的慣性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
所以我幫自己設定的位置
一直是整合資訊的腳色
因為那是我的慣性, 但往往耗盡的時間, 特別的燒腦
以下就是我的初步整合:
1. 到底是拿日本文化原型打版, 能打出自己的嗎?
A: 是可以, 但是我們的身體軀幹改變後, 不能一直以為可以.
2. 為上的問題: 若不可以, 是在平面的圖改哪?
A: 根據慣性, 我們是從身體衣片兩側或肩線, 袖下脇線, 領口下挖
以上是我們的慣性
下回試著改變從身體的前後摺子的位置, 褲子的中間線, 切開來修改版型
如同, 我們鉤編帽子, 不能在起點和結尾兩端加減針< 真的會很慘>
3. 若想做出衣服, 打版的原型拷貝下來, 要變成自己的原型要怎麼做?
才能做出自己的原型?
A: 這點對本科系的同學, 絕對不是問題, 但對非本科的裁縫愛好者
我的過程特別處在這很久(我們是同類嗎??)
所以: 以下是我的表達方式(我現在的方式)
(1) 認識我們屬在地年齡: 年輕, 熟齡, 盛齡(45~)
(2) 有沒有在運動? 例如: 陳美鳳(瞭了嗎?)
(3) 量身要會: (這裡不多談基本的量身)
身體的 前&後 厚度, 是新的觀念
4. 為什麼? 身體的厚度要量, 要怎麼量?
A: 可以用下面這樣的工具.
量身體的寬度用的尺
量身體的厚度, 這是一個很難用文字表達的, 等我的尺到了, 我試著拍攝給大家唷.
續>....